精武门电视剧陈真和霍元甲比武「精武英雄的绝唱声势不落陈真霍元甲」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14更新:2023-05-02 00:48:57

分享经典音乐,笔耕原创评论

喜欢音乐的你,加个关注吧

80年代前半叶,香港无线和亚视两家电视台的斗争进入针尖对麦芒的白热化阶段。值此之际,亚视接连推出《大侠霍元甲》《陈真》《霍东阁》精武三部曲,主题曲分别为《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好小子》,也被视为粤语歌坛上著名的爱国三部曲。

前文中,我们讲到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今天再来记取钱小豪版《霍东阁》主题曲《好小子》。

80年代初,香港无线(TVB)、亚视(丽的)两家本土免费电视台龙争虎斗,拼投入、拼制作、拼阵容,展开电视剧方面的良性“军备竞赛”。

1981年,亚视重磅推出武侠剧集《大侠霍元甲》,凭借其精良的品质和观众好评如潮的反馈,在当年的收视份额上实现了对TVB的绝对碾压。在此热潮之下,亚视趁热打铁推出《大侠霍元甲》的续篇《陈真》和《霍东阁》,是为精武英雄三部曲。

精武英雄三部曲是首批被引进到内地播放的香港电视剧,在80年代初电视机都尚未普及的年月里,家家户户倾巢出动,去有电视机的人家追剧,甚至可以用“凡有井水处,皆论霍师傅与陈真”,形容这场来自香港电视剧掀起的民间爱国教育。

60后、70后,都会对这段逝去的岁月印象特别深刻,那时候的邻里关系真是和睦。电视一开播,村子里有电视机的人家那叫一个“人满为患”,院子里几乎没有插脚的空,墙头上也是一排密密匝匝的人头...

在人们的印象中,精武英雄三部曲里面,黄元申塑造的霍元甲、梁小龙塑造的陈真,无疑是80年代最经典的影视形象,他们为国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英雄故事。

霍元甲与陈真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民族英雄的代名词,这两个形象迅速席卷中华大地的同时,也打破了我们对港台流行文化充斥着“靡靡之音”的偏见,是改革开放之后,香港流行文化进入内地的一项重要标识。

亚视打造的精武英雄三部曲中,霍元甲与陈真师徒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而作为结束篇的《霍东阁》,相较于珠玉在前的《大侠霍元甲》和《陈真》略显尴尬,观众们对武二代霍东阁的热情显然降了好几个度,没能延续精武英雄的神话。

主演《霍东阁》的钱小豪身上,有许多生不逢时的影子。他出身邵氏训练班,是大导演张彻的关门弟子,可惜当时恩师张彻走下坡路,而离邵氏停产也不剩几年。

他参演《霍东阁》的时候,又赶上澳洲财团入主亚视,不仅竭力缩紧开支,而且创作团队也大换血,徐小明拍完这部剧之后随即离开亚视,TVB凭借《射雕英雄传》等剧集重归王座。

《霍东阁》虽然在收视上逊色于前两部剧集,但它的主题曲《好小子》,沿袭《万里长城永不倒》和《大号是中华》的风格,仍由卢国沾填词,徐小明演唱,谱曲则由之前的黎小田、奥金宝过渡到关圣佑接棒。

关圣佑脱颖于香港时代曲,与顾嘉辉、奥金宝、黎小田等人一起,共同建立起早期粤语歌坛的创作秩序,亚视经典剧集《秦始皇》《武则天》《再向虎山行》的作曲皆出自其笔锋。此外,他还是一位词曲兼顾的音乐人,《欢乐年年》《迎春花》成为几代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凡有华人处,无不唱卢词”——卢国沾与黄霑、郑国江齐名,并称香江词坛三宗匠。他曾在七八十年代武侠片热潮时,写下诸多经典武侠片主题曲,故有“卢大侠”之称,另一方面,他还关注社会民生,作品极富哲思,又有“词坛圣手”之誉。

“卢大侠”包揽了亚视精武英雄主题曲的填词,分别是《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好小子》,而其中前两首作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霍元甲和陈真的主打歌,不仅改写了武打片没有灵魂和格调的历史,亦是口口称颂的经典。

《好小子》作为《霍东阁》的主题曲,受精武英雄终结篇“轻弩之末”的影响,可能在传唱度上没有前两部主题曲那么广,但词曲创作、及其承载的内涵与前者同出一炉,并且形成一条完整的爱国感情线。

霍元甲和陈真活动的背景时间,大致在清末民初,西方列强觊觎华夏,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企图瓜分中华,《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旨在唤醒沉睡雄狮,摘掉扣在国人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

霍东阁的活动时间已经迈入民国,中华大地同样也是一片内忧外患的局面,不仅日本人在我们的国土上作威作福,还有军阀混战。卢国沾在写词的时候,根据霍东阁境遇,融入更多感情,告诉他“这是你家国仇,你莫在躲背后”,让精武精神永不熄灭。

1985年《霍东阁》播出之后,徐小明成为首位受邀在内地举办个人演唱会的香港演员,演唱会在北京工体举行,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词作者卢国沾随团一起来到内地,朝圣他在歌曲中写到的用不褪色的地方。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