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或电影「红色电影故事27表现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影片和平保卫者」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24更新:2023-05-02 01:53:48

文/孙海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还有西南的四川、贵州、西康、西藏的全部,华东的福建、浙江两省一部,中南的广东、广西两省全部和湖北、湖南两省一部,以及西北的陕西、甘肃两省的南部部分地区尚还在国民党政府手中,对于共产党和解放军来说,“解放全中国”还任重道远,但是,这个时候,“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和回家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的思想和情绪开始在部分部队指战员中抬头,为此,正在追击蒋军部队的解放军部队,继续认真贯彻朱德总司令于1949年4月21日向全军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有关“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的指示精神,教育战士,一鼓作气,要“宜将剩勇追穷寇”。而根据这一时期的部队情况,军旅作家刘白羽迅速写出了小说《早上六点钟》,195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刘白羽小说改编成“教育短片”上映,这就是影片《和平保卫者》。

影片海报

《和平保卫者》由石岚导演,葛振邦、刘佳等主演,故事梗概如下1949年11月1日,追歼南逃敌人的我军某部,在连续两昼夜的追击中,做短暂的休息,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这时,营长沈贵良和不少在部队工作的同志认为,蒋匪军即将肃清,部队的工作就要清闲起来了。因此,他想改行去做经济建设工作。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师长,师长发现他的想法不对头,就拉他一同听毛主席在广播中的讲话。然后,让他去思索应该如何去对待即将到来的胜利。

夜晚,沈贵良营长在树林中一面查铺,一面回顾着过去的战斗生活。他走出树林,看到眼前的村庄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老人蜷缩在墙角,人们向他哭诉着自己的悲惨遭遇,控诉蒋匪军的暴行。

沈营长安慰着这些经过浩劫的人们,又想起了自己路过故乡的情景。土改后的家乡已经完全改变了面貌,他的家人过着和平富裕的生活,而站在他面前的老人和孩子还处在饥饿和恐怖之中,他感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决心拿起枪杆子保卫胜利果实,保卫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

深夜,师部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守桥的敌人准备烧桥后逃往海边,师长命令沈营长在五点钟天亮之前夺下大桥,保证部队歼灭敌人。

战士们不顾疲劳紧张地追击,远处桥上已经出现了火光,沈营长命令战斗英雄赵柱子率领突击组夺下大桥。桥头布满了铁丝网,机枪射出疯狂的火焰,赵柱子扔出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火力点,用大刀砍开铁丝网,战士们勇敢地冲上桥头,赵柱子却被敌人的子弹打伤。卫生员为赵柱子包扎了伤口,赵柱子又要冲上去,他把自己的奖章交给卫生员,让卫生员转交给上级。敌人不断发动反冲锋,火力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赵柱子扔出手榴弹,炸毁敌人的碉堡,自己也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落入河里。

战士们终于夺下了大桥,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师长把新中国的国旗交给沈营长,战士们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冲向海边,歼灭了成群的蒋匪军。在大家欢庆胜利时,海面上出现了美国军舰。沈营长命令将国旗高高升起,美帝的军舰在中国人民胜利的旗帜面前灰溜溜地逃走了。沈营长和战士们感到了胜利的兴奋,也认识到要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就必须永远做好战斗的准备,用武装保卫祖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

《和平保卫者》是一部以故事片形式出现的“教育短片”,它用电影的手法和演员的表演将要宣传的思想和观念表现出来,很显然,这种形式较之“记录类”和“报道类”的影片更加生动也更加容易被观众接受。此前,北影已有《神鬼不灵》这样的教育短片,此后,又有了《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军教片”,可以说,这类影片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其神韵至今还存于许多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中。

虽说《和平保卫者》是一部“教育短片”,但其中一些细节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开场浩浩荡荡的南下部队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解放军“乘胜追击”的气势。还有影片中师长带着沈营长去听毛泽东的讲话,其讲话录音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有“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岚、高岗”也很具年代感;另影片最后来接应逃到海边的蒋军的美军军舰见到五星红旗后仓皇逃窜以及沈营长面对观众发表的长篇演讲,将一部追击蒋军的影片升华到保卫世界和平以及和美帝国主义对抗到底的高度,也非常具有中国电影的特色且不断被后来者模仿。

本片导演石岚原名姜立新,是江苏扬州人。解放战争前期他从平西抗日根据地来到北平任“祖国剧团”导演,是该剧团的中共党支部书记,并担任北平中共地下党工部负责文化艺术届的领导工作。在拍完本片后,石岚却因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过而被指在狱中叛变遭开除党籍。石岚后任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了《游园惊梦》等多部电影。在“文革”后,因找到当年关押石岚的国民党监狱长和狱友作证,证明他无叛变行为而获平反,后石岚又执导了多部影视剧。

石岚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词曲作家王莘和曹火星,王莘是江苏无锡荡口镇人,本片拍摄制作时他已经率领自己领导的群众剧社进入了天津,其时正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且正在酝酿歌曲《歌唱祖国》,在《和平保卫者》的电影中,《歌唱祖国》旋律的主要部分就作为配乐出现在影片中,到了1950年国庆,这首歌曲正式开始传遍大江南北,所以,《歌唱祖国》的歌曲雏形应该来自《和平保卫者》。

王莘

而另一位作曲者曹火星,就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

曹火星

下一期介绍新中国第一部表现退伍军人的电影《农家乐》。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