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照「这张特殊的父子合影刷屏背后故事令人泪目」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90更新:2023-05-02 14:02:58

9月2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生报到,

一张“合影”,刷屏了!

新生张云飞

赶到南望山校区父亲雕像前,

向父亲张国旗献花并深深鞠躬,

“前两次来是儿子,这次来是校友了”

......

父亲张国旗33岁时

为保护他人以身殉职

1985年,

出生于山西陵川县一个贫困农家的张国旗

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

考入当时的武汉地质学院。

“国旗是一个朴素本分的农村伢,

话不多,学习十分刻苦。”

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储祖旺,

曾是张国旗的辅导员。

大学毕业分配时,

张国旗本可以去山西水利厅工作,

但他做了一个决定——

回家乡陵川水务局

当一名工程技术人员。

他没有忘记上大学的初心,

回乡帮乡亲们告别缺水的生活。

在平凡的岗位上,

张国旗一干就是10多年,

太原有关单位向他伸出橄榄枝,

他不为所动。

直到2001年5月15日,

井下探测作业时,突遇井壁坍塌,

张国旗为保护他人,

不幸以身殉职,年仅33岁。

这一年,儿子张云飞10岁……

张国旗殉职之后,

山西水利系统号召向他学习。

2005年,

山西电影制片厂

以他找水的感人故事为原型,

摄制了电影《红山雨》。

与此同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追授张国旗为“优秀毕业生”,

动员学生学习他献身基层、

服务家乡的可贵精神。

成家后来到父亲的母校

他下定决心考研

“向张国旗学习”

成为幼年张云飞

耳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母亲教导张云飞:

“孩子,你将来长大了,

也要成为像你爸爸那样的人。”

这句话沉甸甸的,一直记在他的心中。

也许是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

张云飞对地理和地质产生了兴趣,

2010年高考时,

张云飞也想报考父亲的母校,

可惜未能如愿。

毕业后,他也回到山西晋城工作。

2014年大学毕业后,

张云飞参加工作,

期间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日子过得还算舒心顺畅。

张国旗的故事和精神,

也一直激励着母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生们。

2018年,

学校环境学院组建“张国旗班”及其党支部。

近年来,

学校还组建了“张国旗班”实践团、志愿团等,

派出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

奔赴多地助力科教扶贫。

“张国旗班”的信息,

不时地传到张云飞这里。

去年清明节,张云飞和妻女

来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国旗雕像前祭扫,

第一次面对面看着父亲的雕像,

张云飞泪流不止……

当一个父亲面对另一个父亲,

他突然意识到,

不该满足现有的日子。

张云飞决定——

边工作边考研,考父亲的母校。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今年,31岁的他“过关斩将”,

成功被学校环境学院录取,

成为父亲的“系友”。

自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不仅是父亲张国旗的母校,

也将是张云飞的母校,

他将接过英雄父亲的接力棒

阔步人生新征程。

20多年前父亲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在张云飞耳边回响:

只有把知识和才华,

献给最需要的地方,

这样的人生才最有价值!

网友评论

综合: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网友评论

来源: 广州日报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