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瑞典环保少女「电影后天与瑞典环保少女我们在谈环保时到底在谈什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11更新:2023-05-02 16:57:31

近日看了2004年的老电影《后天》,这部著名的好莱坞灾难科幻大片。

故事讲述的是美国气候学家杰克和队友们在极地科考时遇到危险,他在科学会议上提出,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的融化,这一切都将导致地球回到冰河世纪那样的劫难。然而,以副总统为首的美国当局认为他的研究纯属危言耸听并削减了他们的研究经费。然而,在某一天,灾难降临,首先是飓风,然后是冰雹、洪水、极度严寒,欧洲几乎被埋在积雪之下。极寒气候带来的破坏性使得人类的生存变得岌岌可危。美国北纬30度以北的州区沦为冰雪世界。他们听从杰克的建议,以免除拉美的债务为条件将30度以南的民众转移到赤道周围。

与此同时,杰克和他的队友带上在极地考察的装备从华盛顿先是开车后只能徒步来到纽约营救被困曼哈顿图书馆鹅儿子萨姆。萨姆本和同学在纽约参加中学生团体知识竞赛,遇到极寒天气,他们躲到了图书馆中。大水逐渐淹没图书馆,停水停电,萨姆好不容易和父亲杰克取得联系。杰克告诉他一定要呆在室内等着他。当图书馆内警察组织大家向户外逃难时,萨姆劝阻无用,只有他和几个人留在图书中。他们靠在火炉中烧书生火来维持体温抵抗行冷。此时,有一名避难的学者紧紧地抱着一本圣经,守护它。「一本古腾堡印刷的圣经,在稀有图书室里,它代表一个思想时代的开始。对我来说,文字是人类最大的成就。但如果西方文明终结了,我最少可以保留其中一片。」这个小小的细节让人看到了灾难大片中的人文气息。总有一些人在灾难面前仍然想要保留住些许文明。

杰克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在图书馆中见到萨姆,实现了自己对他的诺言。期间,萨姆和另外两个男孩为了救朋友也曾跑出图书馆到一艘因气候异常游过来的巨轮上寻找药品,更与从动物园逃出来的狼群斗智斗勇;杰克的妻子作为医生尽心尽力守护病重的孩童;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细节,但这些都显示了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依然拥有亲情、友情、爱情和责任感。

最后,飓风消失,极寒天气渐渐散去,杰克的朋友问他:「你觉得我们会怎么样?」

杰克回答「人类度过了上个冰川时期,我们当然有能力渡过这一次,一切取决于我们是否能从我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副总统承认了自己不该轻视环保问题。但,人类真的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吗?环保问题究竟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发达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的发展,物质与经济都有了保障也有能力和技术谈环保。但发展中国家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发展道路确实是难上加难。

这让我想起了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的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格蕾塔曾在联合国气候活动上愤怒发言,指责世界领导人对气候问题不作为。她说:“你们用空谈偷走了我的梦想和童年,现在还要在年轻人这里寻找希望,你们怎么敢!很多人在饱受磨难在奄奄一息,生态系统正在崩塌,而你们整天只知道谈论金钱,和经济永恒增长的童话,你们怎么敢!”她的行为和发言得到了如奥巴马、克林顿等众多欧美名流的赞扬。对此,普京说“没有人向她解释,现代世界是复杂且不同的,生活在非洲和很多亚洲国家的民众想要生活在与瑞典同等财富水平之中,那应该怎么做呢?”并补充“去向发展中国家解释一下,他们为什么应该继续生活在贫困中,而无法像瑞典一样。”

我们每个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我们也目睹了曾经为了高速发展而留下的一些后遗症。中国已经日趋重视环保问题,“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便是最通俗易懂的话语。

《后天》极寒的消失并不是人类战胜了它,而是它突然消失了,或者说是自然网开一面。我们作为普通的一个人,能够为环保所做的就是首先从心理上敬畏尊重自然,树立环保理念;其次,力所能及的做一些环保行为,比如多乘坐交通工具、购物时自己带帆布袋等等。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